一、当前我国两化深度融合情况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化是现代化的引领和支撑。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各部门、各地方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加强协调配合,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工作举措,两化融合取得显著成效。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两化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
——夯实产业基础,增强两化融合支撑服务能力。围绕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第四代移动通信发展,全面推进三网融合,着力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核高基”等科技重大专项,推动设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着力解决关键核心芯片制造的融资瓶颈。大力发展应用电子和工业软件,鼓励智能终端产品创新发展,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
——培育新兴产业,增强产业发展活力。支持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以深化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创新和应用为核心,深入实施工业云、互联网与工业融合、电子商务、制造业服务化等创新工程,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鼓励个性化定制、众包、网络制造、电子商务等新型制造模式的发展,引导工程总包、在线诊断维护、仓储物流等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发展。
——创新工作机制,推广普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动两化融合是一项探索性和创新性工作。针对我国企业两化融合存在的瓶颈问题,2013年以来,借鉴ISO9000、ISO14000的做法,制定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通过政府引导,调动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鼓励企业打造和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竞争能力。
——突出试点示范,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信息技术在重点行业工业设计、生产流程、物流配送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和综合集成,组织开展行业应用示范。围绕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等共性问题,以民爆、食品、稀土、危险化学品等行业为重点,实施智能化试点示范工程。持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不断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二)两化深度融合取得的重要进展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目前,我国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72.3%,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59.6%,用信息化手段对企业进行管理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普及率62.7%。主要行业研发周期、财务决算、库存周转、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能耗等关键指标大幅改善;装备、石化、汽车、民爆、轻工等行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仿真等技术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两化融合能力稳步提升。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不断融入工业研发、生产、服务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并加速向集成应用阶段发展。工业产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2013年国产数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2%,国内汽车电子产品占整车价值超过30%。异地协同设计、个性化定制、网络众包、云制造等新的研发模式、生产组织方式不断涌现,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服务型制造等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20%,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两化融合支撑能力不断增强。自主品牌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和低端服务器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超过70%、87%和50%。智能机器人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爆发式增长,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高性能计算CPU、大容量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芯片研制成功,12英寸45/40nm芯片工艺实现大规模量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三网融合深入推进,网络升级和行业转型成效显著,基于3G、4G网络和RFID(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M2M(Machine2Machine)业务正加速普及,工业互联网发展已经拉开序幕。
二、推进两化深度融合面临困难和问题
尽管当前我国信息化与工业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但仍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
一是发展水平较低。两化深度融合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企业仍以信息化手段单项应用为主,面临集成应用跨越困难、智能装备不足、组织结构僵化、流程管理缺失等挑战,以及国产研发设计工具、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缺失等一系列问题。
二是产业基础薄弱。无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还是智能制造关键装备,都面临标准和知识产权缺失、关键器件依赖进口、集成服务能力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跨学科、跨领域政产学研协同、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尚不健全。
三是法律体系滞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带来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促进电子商务、数据开放、信息安全、个人隐私、互联网金融等新业务健康发展亟待更加完善的法律环境。
四是政策缺乏合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技术、产品、安全、应用协同互动机制尚未建立,政府采购政策对国内新产品新服务发展支持不足,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融资体系不健全,支持融合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仍需进一步协调配合。
三、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措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智能制造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全面实施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加快完善制造业国家创新体系和综合标准化体系,打造智能化生产体系和发展模式,做好两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重塑国际竞争优势。
(一)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模式
研究论证国家级智能制造重大工程。优选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行业、地区和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工程,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在制造业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提升关键智能部件、准备和系统的自主化能力,建立健全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二)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
研究出台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绘制工业互联网发展路线图。实施物联网专项工程,推进物联网在石化、冶金、食品、药品、大型装备、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应用,培育智能检测、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模式。研究制订鼓励车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制订车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制定工业互联网整体网络架构方案,对工业互联网IPv6地址资源进行前期规划和部署。
(三)全面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坚持标准先行,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研制、发布和国际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贯标和评定试点,在重点领域开展宣贯和示范应用,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评定管理办法和第三方服务体系,促进企业在产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生产管理全过程应用信息技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加快培育发展新业态和新模式
研究制定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企业积极发展在线监控诊断、融资租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业务。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设立设计中心,建设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继续推进民爆、危险与监控化学品、应急药品储备、农药等领域智能监测监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和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组织工业电子商务试点示范,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制订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开展工业云试点,加快工业大数据开发利用。
(五)加强两化融合支撑能力建设
实施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推进“全光网城市”建设,加快TD-LTE网络建设和4G业务发展。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完善相关政策。推进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型显示、新型智能终端、TD-LTE、太阳能光伏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实施工业强基专项行动,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创建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平台,完善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体系。
(六)完善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政策环境
推动出台支持两化融合的财税、金融以及产用结合等方面的特殊政策和急需标准,推进网络通信设备与工业设备互联互通。围绕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仿真测试等方面,健全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提升技术保障能力。组织实施智能制造领军人才计划,支持部属高校开展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与发达国家在两化融合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研究制订规范网络基础设施、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互联网金融等的法律法规,创新财政支持方式,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等。
(七)完善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体制机制
统筹部内资源,加强部际协调,健全部省联动和政企联动机制,推动制定特殊的融合政策,加快培育复合型、融合型人才。鼓励各地先行先试,探索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支持重点行业率先突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的应用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服务、沟通、咨询和评估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多方参与、协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推进围绕国家战略性发展领域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中国制造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