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提出“质量为先”的基本方针,决定了质量和品牌要贯穿于建设制造强国的整个进程,要成为部署和落实各项任务的出发点和重要内容。
一、质量和品牌是中国制造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内涵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质量和品牌已经成为制造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信誉和形象。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质量与品牌代表着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代表着市场竞争力。“质量为先”本质上是顾客需求为先、市场竞争力为先,体现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重要思想。
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化分工中,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双重挤压”。一方面,金融危机使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速“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另一方面,受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弱化,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我国以往那种以劳动力成本低,资源、能源消耗大,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比较优势难以为继。在这种形势下,我国要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必须重塑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质量和品牌的竞争属性以及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制造强国的发展实践看,这一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内涵是质量和品牌。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无论是工业品、消费品还是国防装备,在产品功能特性、质量安全性、质量稳定性等方面的需求都在不断提高。同时,需求的个性化、多元化、品牌化特征也日趋明显。拉动和满足内需既是适应新常态的重要举措,也是制造强国的根基。质量和品牌建设与拉动内需形成良好互动,内需升级为质量和品牌建设提供内生动力,质量和品牌建设为扩大内需提供坚实保障。
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我国打造质量品牌竞争力提供了发展机遇。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渗透,推动关键领域技术持续突破、不断融合和加速应用,引发制造业发展理念、技术体系、制造模式和价值链的重大变革。智能、绿色、协同、服务等理念不断丰富制造业质量价值观;泛在连接、虚拟化技术、3D打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赋予质量和品牌发展新空间;智能制造、协同设计、个性化订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等生产组织形式也为质量和品牌建设提供了新手段。特别是,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打破既有标准、技术和市场壁垒的机会,成为我国制造业质量和品牌创新突破的良好契机。
二、质量和品牌建设任务重要而紧迫
“十二五”以来,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一批知名品牌脱颖而出,质量和品牌竞争力持续增强,在满足国内需求和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产品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原材料和装备类产品质量大幅提升。航天、发电、轨道交通等重大装备质量水平进入世界前列,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和建材等主要产品技术标准和实物质量已与国际水平接轨,工程机械、通用装备质量与可靠性水平不断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消费类产品质量和档次明显提高,纺织、家电等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移动通信、基础软件等信息技术产品的主要功能和性能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从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看,2011年-2014年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分别为87.5%,89.8%,88.9%,92.3%,质量水平整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二是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根据2013年所做调查,82.2%的通用设备企业和68%的食品企业获得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质量损失率均值从2009年的2.79%降低为2.43%。工程机械产品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普遍提高2-3倍,高档数控机床也提高了1.6倍以上。六西格玛管理、卓越绩效模式、精益生产等一批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广泛应用,涌现出“质量问题双归零”、“日清日高”等一批源于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成功实践。“十二五”期间,全国超过200万名企业员工参加了质量和品牌培训教育,提高了企业质量和品牌管理水平。三是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在国内消费品市场,自主品牌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彩电、空调、冰箱、服装、家纺等产品都达到80%以上。丝绸、陶瓷等民族文化特点显著的产品占有绝对市场优势。在工业品市场,主要产品国内自给率不断提高。机械、精细化工等产品自给率都达到80%以上,乙烯自给率超过90%,钢铁产品的大部分品种自给率达到100%。在国际市场,自主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高铁、核电等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国际品牌”,华为、中兴、海尔等一批自主品牌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品牌。企业品牌意识和品牌培育能力不断增强,4000多家企业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一批企业实现了从代工制造向培育自主品牌的跨越。
尽管取得这些成绩,但受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长期影响,我国工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产品质量发展不均衡,部分产品质量档次不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突出体现在产品质量安全性、质量稳定性和质量一致性等方面。二是标准结构不合理,部分技术标准水平低、适用性差、贯彻实施不力,一些领域的产品标准、检测方法标准跟不上新产品研发的速度,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关键技术标准缺乏,难以满足质量品牌竞争发展的需要。三是品牌建设滞后,我国制造业自主品牌达到170万个,但存在品牌数量多、市场认可度较低的矛盾。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品牌附加值低、竞争力弱,顾客美誉度和忠诚度有待提高。四是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企业质量意识薄弱,质量信誉不高,质量和品牌管理系统性不强,效率不高。五是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尚不完善,部分产品质量检测能力不足,监督检查不到位,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我国制造业质量形象和消费信心。六是基础能力建设投入不足。质量检测、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等质量基础能力滞后,一批影响质量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质量和品牌公共服务能力与企业的需求也存在明显差距。
在建设制造强国的进程中,质量和品牌建设任务重大,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很多。我们要加快步伐,紧紧围绕质量为先的战略主线,以增强企业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质量和品牌建设,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三、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的重点任务
《中国制造2025》框架下质量和品牌工作的核心是竞争力提升和效益改善,打造中国制造的质量成本新优势。在九大战略任务中,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是其中之一,但质量和品牌建设的任务不仅仅体现在第四项任务中,而是贯穿于各项任务之中。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推行绿色制造等重点任务,都应把提升质量、培育品牌作为重要方向。通过质量和品牌建设,将各项任务取得的成果,转化为满足市场和顾客需求产品,以及蕴含丰富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在市场竞争力中实现价值转化和提升。
《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
(一)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
我国制造业企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仍然不高。一些企业还没有在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全过程实现系统化质量和品牌管理。企业在质量和品牌管理方法,特别是质量工程技术、市场研究技术应用等方面还有明显差距。中小企业质量和品牌管理能力缺口更大,从全国质量监督抽查数据看,国内制造业中、小型企业批次抽样合格率明显低于大型企业。如果保证产品合格都存在困难,无法追求有竞争力的质量水平。同时,伴随两化深度融合以及十大产业重点突破,质量品牌呈现问题复杂化、方法多样化的趋势,对质量品牌管理方法的应用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推广先进的质量品牌管理技术和方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举措。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建设重点产品标准符合性认定平台,推动重点产品技术、安全标准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普及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工艺优化行动,提升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现场改进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示范推广;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安全培训、诊断和辅导活动。
(二)加快提升产品质量
尽管我国很多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总体水平依然不高,与国内外消费者的期望,以及制造强国的地位相比,尚有明显差距。汽车、数控机床、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特种设备等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可靠性不高,使用效率低。钢铁、有色、化工等产品功能档次、质量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有待提高,部分高附加值、高功能特性的产品仍依赖进口。基础零部件、消费电子产品等可靠性不高、使用寿命短。部分食品、药品、婴童用品等涉及人身安全的产品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特别是,一批影响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问题的长期存在,极大地影响了质量进步和竞争提升。
《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针对汽车、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关键原材料、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重点行业,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采用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等,使重点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食品、药品、婴童用品、家电等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保障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大力提高国防装备质量可靠性,增强国防装备实战能力。
(三)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当前,我国质量监督监管机制仍不健全,监督监管的覆盖面和技术手段需要加强。假冒伪劣产品还有一定市场,执法打假等活动难以彻底消灭制假售假现象。质量安全风险较高,特别是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风险依然存在。这些现象,造成国内消费信心不足,国际市场信誉不佳,弱化了制造业整体提升形成的竞争优势。
《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政策规划体系和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关系民生和安全等重点领域的行业准入与市场退出管理。建立消费品生产经营企业产品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将质量违法违规记录作为企业诚信评级的重要内容,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建立区域和行业质量安全预警制度,防范化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严格实施产品“三包”、产品召回等制度。强化监管检查和责任追究,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四)夯实质量发展基础
当前我国的工业标准体系、计量体系、检测能力、认证认可体系等与制造业发展需要存在差距。部分产品技术标准的水平低,对安全和环保等方面限定性规定较少,对竞争性质量导向性不足。计量、检测、认证认可等前沿性技术研究有待加强,相关公共服务能力不足且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对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能力重视不够,导致缺乏对企业质量提升的专业性支持。
《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制造业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及节能标准。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建立一批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基标准,提升与制造业相关的国家量传溯源能力。加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构建国家计量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鼓励建立专业检测技术联盟。完善认证认可管理模式,提高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健康发展,提升管理体系认证水平,稳步推进国际互认。支持行业组织发布自律规范或公约,开展质量信誉承诺活动。
(五)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
与制造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比较,制造业品牌建设明显滞后。知名品牌数量及影响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与制造大国的地位、制造强国的需要极不相称。多数企业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能力弱,缺乏面对国际竞争的经验。部分企业以代工制造为主业,没有建立自主的营销渠道和品牌。部分企业对品牌的认知还停留在形象和广告上,没有认识到品牌的价值内涵。很多企业品牌培育能力不足,难以把所具备的能力和优势转化为顾客感知的品牌价值。
《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市场推广等服务。健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制度。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品牌文化,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消费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加速我国品牌价值评价国际化进程,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加大中国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树立中国制造品牌良好形象。
这五项工作中,包含了两个层次、两个途径和一个突破,体现了全面推进与重点提升相结合的思路。两个层次是保质量底线与促质量竞争,两个途径是以企业为主体和营造外部环境。
一个重要突破是明确提出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重点提升一批长期困扰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问题,这是质量和品牌实现突破发展的重要保障。质量提升行动是系统化、多层次的。在国家层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针对那些影响制造业整体质量水平,特别是需要跨行业协同解决的质量技术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行动。行业组织应针对那些在行业内影响较大,特别是由企业难以独立解决共性质量问题采取行动。工业企业和其他质量组织应积极参与质量提升行动,并结合自身情况,自主攻关解决突出质量问题。
中国制造2025 |